从大到小vs.从小到大——中西价值观差异

louzhu Posted in Chinese 中文教学
Comments Off on 从大到小vs.从小到大——中西价值观差异

从大到小vs.从小到大

——中西价值观差异

近期读到一篇文章,陈嘉映写的《救黑熊重要吗?》。如果对动物等不大感兴趣者,很可能对此文也没兴趣读。我偶然读了一下,发现此文的中心意思其实跟救黑熊或其他动物并没多大关系,而是论述一个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即每当有人要做一件事尤其是“好事”时,总会有其他人质疑: “为什么要选择做这件事,难道没有其他事比这事更重要吗?”此文的论点不无道理,但总体来说仅是针对中国人特有的思维和价值观,因此显得有些狭窄。如果跳出中国人那种思维束缚,可能就会觉得文中的论述实际上多此一举。

看官可能会问:“那你说,中国人特有的思维和价值观是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当然很多元很复杂,一言难尽。但我这 里想说的只是一种很具体很显然很常见的,就是“爱随大流”,认为多数人追崇的才是好的对的。因此国人办事情选专业找工作买东西,甚至出国留学、找对象、生 孩子都爱瞄着一个模式一哄而上。您瞧,据说属龙的孩子命好,一遇到龙年,中国的新生儿就大增,人为造成年度出生率不均衡。老外们对中国人的这种走火入魔可 是觉得不可理喻。

由于中国民众普遍存有这种“随大流”从众心理,一旦看见有谁买了啥名牌货,人人都要买那东西;一旦听说谁家娃子弹钢琴成了 名,家家都督着子女学钢琴;一旦有哪个学生进了啥名校还著书介绍经验,大伙赶紧争相购书取经……而西方人就不会如此蜂拥而上做相同的事,别说成年人都有独 立主张,就是我教的美国高中生,应该说正处于最爱追星或效仿同伴的年龄,却都会对中国式的随大流提出质疑:

“难道不懂得买衣物包包等不能只看牌子么?而要根据各人形象气质是否合适。”
“难道不知道学钢琴想出名是要有音乐天赋的么?而音乐天才是百里挑一的啊!”
“难道不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么?某个人的成功经验不见得适合所有人去学。”

中国式的“随大流”思维,与美欧式的西方思维确实大相径庭,根源当然来自文化差异。有人认为,中国人这种从众心理与我们几千年的制度有相当大的关系。权威从大到小,法规从上至下,每个普通百姓只能排在末尾是最渺小的,只有听吆喝的命。若敢冒犯皇权上司,绝没好结果。因此“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等中国流行的处世哲学,都具有臣服统治者的心态。也算是是祖祖辈辈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吧。瞧瞧“人从众”这几个汉字,就代表了典型的个人追随大众。

我并没追根寻源对文化差异做深入研究分析,但在多年职场工作中遇到东西方文化冲撞时,会碰出些灵感的火花,想分享一些体会。作为美国的中文教师,我在工作中少不了在课堂上对比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时常有以前自己没太注意之处,通过互动教学中与美国学生问答讨论,突然令我灵机一动豁然开朗。我很珍惜这中“教学相长”的收获,不仅有助于将语言文化教学导向深入,还能发掘出文化差别为何会导致价值观及社会风气差异。

比如,在教美国学生写中文日期和地址时,一定要提醒他们注意排列次序与英文写法不同。我告诉学生们:“你们只需记住一个简单规律:中国人喜欢从大到小!用中文写这些的次序也是先从最大的排到最小的。”学生们自己就会总结中文次序:写时间,时段最长的排在前面——年、月、日、早中晚、点、分。写地址:地域最大的排在前面——国、州/省、市镇、街、门牌号、收信人名字。一旦搞清规律,外国学生就不会写错。

对比来看,英文写日期次序是:月、日、年,或日、月、年。写地址更是恰恰相反,从最小到最大。有时我会让学生讨论为何中英文顺序有此差别?青少年学生们的各抒己见畅 所欲言对我很有启发。实际上,次序排列就反映出中西价值观的不同。西方讲究以个人为中心,世上第一重要排在最前面的是“个人”——我、自己;然后是周围的 人——家庭、亲友;再扩大到其他社会关系;逐渐一圈圈扩展到地区、国家、全球……每个人一生中首先要做的也是救赎自己——做个好人、善良人、成功的人,那 么就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争取高学识学位、找好职业等等。但在每人救赎和充实自己的同时,也与周围的社会关系发生互动,正面良性互动有利于共同进步。帮 助他人改造世界就是良性互动,也是救赎自己具有成就感。这就如同水中涟漪,从每个独立的中心发散,各个涟漪又互相影响干涉,水波微澜,和谐而不汹涌。

而中国人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却是要一心为公,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然后是事业,最后才是家庭与个人。在这种从大到小的价值观 教育下,人们从小就被修理得要服从大局。成年后的中国人对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个人追随大趋势已经习以为常,这才会有那些从众随大流的表现。就连 做好事搞慈善,也要排个从大到小、从重要到不重要的次序。因此,中国人问出“还有很多人需要救助,为何先要去救熊救动物?”的问题也不奇怪。可要是在美 国,这种问题简直不叫问题。

西方由小到大、从自我到全体的价值观强调个人的独特性,提倡标新立异。因此美国人从小爱干与众不同的事儿,尤其搞慈善做好 事,越独出心裁越做得理直气壮正大光明。美国人的思路与那些大流中国人正相反——既然已经有很多人去帮助本国贫困人民了,我就去亚非拉。越来越多的人去支 援亚非拉人民了,我就去救动物。已经有人救海豚鲸鱼了,我就另辟蹊径救黑熊。黑熊也有人去救了,我兴许去哪里救只剩几十只的什么珍惜鸟类……您越是能够想 出个世上没有的慈善项目成立个非盈利组织,越能获得支持赞助。越小越精专,越独出心裁,就透着越有创意越了不起。世上该做的事情很多,只要自己想做啥就去做,何必跟随别人后?何必分主次大小先后?

说起来,各国有不同的国情和文化,很多观念不可跨界套用。但了解些中西观念差异总没坏处,有助于拓宽眼界和思维,若能从更 广阔的方面去考虑,对很多东西就无需叫真儿。比如对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及其引发的滑稽事物,无需横加指责,究竟这祖辈遗传下来的生存之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颠 覆的。不妨在理解容纳的同时,倡导些宽宏新颖独特的现代理念。

既然是《救黑熊重要吗?》引发我写此文,也该顺便说一下,挽救那些被活体取胆汁的黑熊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其挽救的不仅是一些动物,更是中华文化的声誉。现代的人们,有多少相信那些熊胆真是能救命的灵丹妙药?在科技高 度发展的今天,早有替代品来取代这些生灵和自然资源,再固执采用这类落后的传统方式,只能用“愚昧”来形容。一个民族的“愚昧”心态,比“从众”心理还要 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