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王老师简介

 Mrs. Li (王瑞云)has been a teacher at the Newton Chinese Language School for thirty years, also serving as Principal from 1993-1994.  She was a founding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New England Chinese Youth Summer Camp (NECYSC) and served as Director for the third season of the program.  For eight years, Mrs. Li also served in executive and leadership positions with the New England Chinese Teacher Workshops.  Mrs. Li has over thirty years of experience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presently teaches at the Brookline Schools Staff Children Center.

1) 牛顿中文学校教师三十二年

2) 紐英仑中文夏令营筹備委员 (1987 ), 第三屆营主任 (1989 ), 及连续八年教师

3) 紐英仑中文教师研習会执行祕书八年 (1987–1996)

4) 牛顿中文学校校长 (1993-1994), 任内参与主办「第21屆美東中文学校年会」

5) 从事「早期儿童教育」三十二年, 現任职布魯克来教师子女儿童中心(BSSCC)

 

王瑞云老师简介  

作者:姚洁莹

今年,是我们牛顿中文学校建校50周年校庆。为了庆祝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校庆,学校从去年开始陆续举办了一系列校内或校外的活动,就是希望家喻户晓,共同来庆祝我们波士顿华人社区的盛事。上周六,在历史名镇Lexington的Cary Memorial Hall 隆重举行的庆祝牛顿中文学校建校五十周年文艺晚会给所有的庆祝活动画上了圆满成功的句号。太多感人和让人感慨的场景,那需要一个长镜头,好笔头,慢慢梳理,细细总结,谨容我在这里,只分享一个让我感动,感慨的镜头。。。

 庆祝活动的第一部分,是表彰一大批为学校建设和成长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教学团体。精心准备的 slide show将所有入围者的照片都放映出来,最后当宣布各奖项的获奖者时,再回放出获奖者的照片。毫无疑义地,王瑞云老师在好几个奖项中都名列榜首,最后,当之无愧地荣膺最优教师奖。令人瞩目的是,最后得奖者的slide上有两张照片, 一张是笑眯眯的现在的王老师,右上角还有一张照片是一位年轻,端庄,秀丽,弯弯的长发垂肩的女子,主持人郭红董事介绍说,这是王瑞云老师三十年前的照片。今年正好也是王瑞云老师在我校服务三十年整,特此存照,以资纪念!一个学校建校五十年,已属难得,是几代人的努力。一个人,三十年,最好的,最有创造价值的三十年,奉献给了同一个地方,那一刹那,我真的好感动。观众席中也想起了如雷的掌声,一同庆祝王老师得此殊荣!我也因此有心写此小文来再一次祝贺王老师。

 从我十四年前来到牛顿中文学校就认识了王老师,因为她也是我在牛中上岗前的“导师”。几年后,我也升任了两个孩子的快乐妈妈, 就荣幸地成为了王老师班上学生的家长。两个黄口小儿都是从王老师的学前班启蒙的。学前班是最不好教的了,有的小朋友甚至从没去过学校,会怕生,会撒娇,会打瞌睡,还不一定会上厕所。第一天上课,场面之壮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等在外面,随时准备着。可是,王老师就是有本事,笑眯眯地,让每个小朋友都开开心心地跟着她不知不觉得上着课,教室门一打开,焦急的爸妈看到的是一张张快乐,生动,自信的小脸,真是喜出望外!每次开学前,王老师都会给每个学生家长打电话,了解家里的语言环境,生活背景。不管家长有多大的担忧,王老师都极其耐心地说:别担心,每个小朋友都是这样过来的。很多家长就这样,在王老师的班上也学到了更多做一个好家长的经验。不管什么样的孩子,聪明的,调皮的,胆小的,能说会道的,特别害羞的,都能感觉到王老师的慈祥和信任,快乐地在这里长大。王老师的教具好多,字卡,宾果卡,字谜卡,小道具,而且,别具一格,外面买不到的。都是她自己精心制作,花在上面的时间,精力,财力,无法计算,只因为她执著的信念,要给孩子们准备最好看,色彩鲜艳,直观,能自己动手玩的教具。年复一年,每次下课,王老师都自己花钱准备好小点心,让小朋友们吃,同时不忘提醒他们学习说,“谢谢”等常用语。每逢中国节日,王老师还特别准备适合孩子年龄的节日内容,排演唱歌,手指谣等节目,上台表演,从文化,传统,风俗等各方面给孩子们“加餐”。遇到美国当地的节日呢,也是特别翻译成中文,让孩子们了解中英文对照的关系。每年母亲节,父亲节,王老师都会提前教小朋友们准备好他们用心设计的小礼物,特别邀请家长们一同来上课,增加亲子互动。王老师发现孩子们都特别喜欢Eric Carl 的  “A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专门自己花时间,精力翻译成了中文,孩子们看到自己熟悉的英文书,竟然可以用中文写出来,真是开心,学得更加主动了。很多家长都诚恳地对王老师说,真没想到,可以有这么多好办法来教孩子啊。王老师总是淡淡地笑着说,这没什么,只要多花点时间和心思,一定能找到孩子的喜好。学年结束时,王老师会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很珍贵的,个性化的礼物:每人一个漂亮的文件夹,里面有孩子们代表性的中文作业,还有课堂上随时照下来的照片(那是她动员自己的老伴,也是我校前校长,著名摄影/作家,李家祺先生来给她帮忙在一年中拍照,挑选,精心准备的)。每个家长收到这份充满爱心的礼物,无不感激和感谢王老师。我自己的两个孩子,也是个性大不相同,王老师每次和我通电话,都能给我非常具体的指点。孩子们都太喜欢王老师了,一年学前班毕业了,还舍不得走,我们就让他们分别上了两年学前班, 才依依不舍地告别王老师,升入一年级。到现在,他们还常常专门从101教室门前走过,看看那些和他们当年一样小的小朋友,去hug 一下王老师。

 其实,王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一直希望能够跟班带到十年级毕业的。但是,王老师是我们学校“国宝级”老师,远近闻名,大家都慕名而来,指名要进王老师的班。如果,她跟班上去,势必只有少数学生及家长受益,所以,历届校长都不“批准”王老师的请求。而且,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我校的稳步成长,王老师的班年年爆满,增加了助教,换了大教室仍跟不上大家的需要。终于我做校长那年,征得王老师同意(主要心疼她太累),破例给她开设两个课时。本来是第一课时全部上中文课,第二课时段文化类课。王老师本来第二课时段上幼儿劳作,现在也改成相同的中文课,为那些第一课时段报不上名的家长学生们提供了机会,皆大欢喜。不过,一个下午三个小时下来,王老师却常常是累得步履蹒跚,说不出话来,而下课前一分钟,她还在讲台上,抑扬顿挫,手舞足蹈地教小朋友呢,她自己也笑着说,哈哈,一下课送走了学生,才觉得真是有点累了。

 王老师在教学上是我们的楷模,热心真诚提携后进。每次请她帮忙培训老师,主持教学研讨会 ,教大 家如 何准备教具,从不推辞。而且每次都有新意,让我们切实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想想看,在我还没来到美国前,王老师就在这所学校当过校长了,多丰富的经验啊。但她从不以自己的老资格自居。随着学校日益发展壮大,王老师一直也从学校宏观上,策略上给与我们前瞻性的指导,并且每遇学校重大改革或新的活动推出时,身体力行给大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年前,我们开始了一项很有意义的为中国贫困地区学童募捐扶贫活动,让这里衣食无忧的大孩子们,也有机会去亲自看看贫困地区他们的同龄人求学的艰辛。因为是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没有经验可参考,参加的学生,家长,学校都很谨慎,急需征募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德才兼备的老师带队。考虑到王老师年纪不轻了,我们没有去请她。结果,王老师一听说,马上就报名,主动要求参加。从组织工作,培训同学,等等各项琐碎一应杂事,统统开始筹备。很不巧,万事俱备,也许是太累了,临出发前几天,走路时,步子踩空,不慎跌倒, 脚扭到骨折,前后两次手术。王老师还很遗憾地不能亲自带队去了。这项活动后来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她的榜样的力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老师积极投身其中,已将这项活动办成我校很有特色,很有成就的传统品牌活动了。

 就那次骨折后,王老师不得已请了两次假 。我代表学校 去看她,她对自己的情况轻描淡写,倒是详细地交待与代课老师交接的事项。稍有恢复,就打着石膏,拄着拐杖来到班上,让大家看看她。孩子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向王老师“汇报”她不在的两周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王老师就只好从“看看”变成“上班”了!家长们好感动,准备了孩子们的签名卡片,鲜花和“ Gift Card”。希望王老师能够好好照顾自己。将心比心,正是王老师几十年的真心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敬爱。

 学前班的教材很不好找,要生动有趣,又要和接下来的系统教材贯通。王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我无法想象她哪来的业余时间呢?平时一周五天,全职美国私立幼稚园的资深教师,级长,周六被另一家中文学校力邀加盟,周日在我们这里一个下午),专门请了绘画老师配上精美插图,精心编写了一套三本图文并茂的“阶梯中文”Chinese Step by Step教材,方便家长们在家辅导孩子。这套教材还被附近几所美国学校的中文课后班采纳,用作教材。每年美东中文学校协会都会举办教师研讨会。大都是在周末或暑假。王老师几乎每次必到,兴致盎然地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互动,从不以自己经验老到而懈怠。每次都高兴地说,有很大收获。有几次我们约好一块carpool,一路上,王老师都会和我分享很多她的好经验和关心我的孩子们的成长,实在是我的良师益友。

   王老师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她和李家祺老师鹣鲽情深三十四年,都是温文尔雅的读书人教书人。看到他们至今,仍是妇唱夫随,几年来李老师放下大作家的架子,甘心乐意地给王老师当助教,怎能不让人起敬。三十年前,王老师李老师和我们一样也是年轻的,忙碌的父母,现在他们的儿子早已学业有成,成家立业。前年,他们快乐地荣升祖父母,小孙子可爱极了。他们利用每次休假去看他,照顾他,还有系统地照相,摄影,写笔记,正准备出版一本有关幼儿早期教育的新书呢。 王老师还有一个兄弟姐妹和睦的大家庭,常年来,一起照顾年迈的母亲,亲自奉汤送饭,其乐也融融。

   教了三十年中文学校了,王老师仍坚持每年重新准备教案,因为,“学生每年不同,基础不一样,当然需要不同的安排了”。这样的淡淡然地娓娓道来,细细做来,其中,甘苦自知,凝聚着她的理念,她的信心,她的坚持,折射出一个敬业,专业,乐业的为人师者的至高,至美,至纯的精神境界! 有缘与这样的前辈同行,同事,大幸也。

 特此记之。 

姚洁莹

                                                          

                                                                                                                      2009-6-2